春蠶期桑樹和桑蠶主要病蟲害及防控措施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1-08-13 14:54 今年元旦后我區遭遇長達40多天的低溫陰冷天氣,導致桑樹生長發育進度比正常年份推遲20多天。但長期低溫天氣并不影響桑樹害蟲的存活,反而有利桑樹的一些病害發生。根據近年我區春季蠶桑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和近期的調查,分析桑樹、桑蠶病蟲害發生的趨勢,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桑樹春季主要病蟲害及防控措施 春季桑樹主要病害有:桑樹花葉病、桑樹枝枯菌核病、桑疫病;主要的害蟲有:桑螟、桑葉蟲、桑象蟲、桑癭蚊、桑薊馬等。 (一)桑樹花葉病 桑樹花葉病是廣西、廣東省區春季桑園普遍發生的病毒性病害,病株通常出現以下癥狀:黃斑花葉(圖左上):病葉上有淡黃色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的斑塊,和正常部位形成黃綠相間的花葉;縮皺花葉(圖右上):病葉除既有黃綠相間斑駁外,還產生嚴重縮皺;環斑花葉(圖左下):病葉有環狀黃斑,黃斑以內仍為綠色;畸形葉(圖右下):發病的桑葉變窄變小成畸形葉,嚴重時葉肉消失,僅剩主葉脈呈線狀。桑花葉病具有高溫隱癥現象,6月份以后生長的桑葉很少出現癥狀,夏伐后生長的新梢幾乎不出現癥狀。 桑花葉病的四種癥狀 防治方法:桑樹花葉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防治藥物,但有一種十分有效的預防方法:防病要從冬伐做起,要改變冬伐剪到根(根刈)的習慣,冬伐剪留下半年生長的枝條長30 厘米~60 厘米,就可以有效預防春季發生花葉病。 (二)桑枝枯菌核病 今年春桑萌芽期遭受長期低溫陰雨天氣,造成局部地區的一些桑園發生桑枝枯菌核病。此病由子囊菌亞門核盤菌屬真菌侵染寄生引起,病菌菌核在桑園土壤休眠,約在桑樹發芽期菌核長出子囊盤,散發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侵染剛萌發的桑樹春芽,使新梢基部成為受害部位,先出現水漬狀斑點,后逐漸擴大,當病斑環繞枝條后,枝葉即凋萎枯死。發病時,病斑表面布滿白色菌絲,菌絲后期形成黑色菌核,病枝上的菌核跌落土壤中休眠,至次年春發芽長出子囊盤和子囊孢子進行新一輪侵染。 桑枝枯菌核病及在病枝上形成的菌核 防治方法:出現病枝應及時從基部剪下清除,防止形成更多菌核掉地;發病較重處,除清除病枝外,還要括除病株桑根周圍表土,集中堆放深埋處理,以清除菌核顆粒;夏伐時要清除桑枝和枯枝落葉。桑園夏伐、冬伐,枝條搬離桑園1000米以外或集中燒毀,桑園全面清園,徹底清除枯枝落葉及樹上桑葉,集中燒毀;在發芽前用0.1%強氯精液噴灑桑園地面及桑樹地上部。上年有病的桑園在春發芽期及發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稀釋液或50%多菌靈500~800倍稀釋液噴灑,提前做好預防,及時治理。 (三)桑疫病 春季低溫陰雨天氣易誘發桑疫病。桑疫病為細菌性病害,桑發芽后病菌從桑芽、嫩梢侵入,使芽葉、嫩梢和嫩葉門變黑腐爛,呈爛頭狀;葉脈受病菌侵害后變褐色,病葉片向背面卷曲呈縮葉狀;嚴重的桑樹不發芽,或發芽率下降。 防治措施:冬伐、夏伐剪除枯枝和有病斑枝條;發病期間及時清除病芽、病葉、病枝;發病初期用500 mg / kg土霉素液(即5克加水10公斤)或100 mg / kg農用鏈霉素液(即1克加水10公斤)或蠶服康1號5支加水10公斤噴嫩芽、嫩梢,隔7天噴一次,連續幾次控制病情擴展。以上藥物對蠶的殘毒期為1天。 桑疫病的癥狀(根據吳福安提供的照片整理) (四)桑螟 據南寧觀測點調查,3月底已出現一定量的桑螟成蟲產卵,4月上旬蟲卵孵化,要警惕桑螟為害擴大。選擇在桑螟的1 ~2齡期用80%的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噴殺,防治效果較佳。 桑螟的幼蟲與成蟲 (五)桑癭蚊 近幾年桂中、桂西北蠶區春季桑園受桑芽癭蚊為害較為普遍。尤其是冬春棄管桑園及周邊是荒坡的桑園被害較重。桑癭蚊很小,幼蟲(蛆)體長僅1.5~2mm,體色淡綠,很不顯眼,躲在頂芽的芽苞內吸食漿汁,造成桑芽變形、凋萎、發黑、盲頂、腐爛脫落,桑樹側枝叢生,桑葉嚴重減產,影響采葉。 防治:把受害變黃及盲頂的桑芽摘除、并集中放入水塘殺死蟲體,防止為害擴大;用40%樂果乳油800倍+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的混合液噴全部桑芽至全部濕透滴水,殺滅芽中蟲體及蟲卵,噴藥后5天可用葉喂蠶;桑園經常除草和翻耕,進行夏耕和冬耕,使表土曬白干燥,不利于癭蚊蟲蛹生存;冬伐、夏伐后結合翻耕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每畝2.5公斤,加干細土40~50公斤均勻撒施并翻入土中,可有效控制今后桑癭蚊的發生。 桑芽苞內的桑癭蚊幼蟲(蛆) (六)桑葉蟲、桑象蟲為鞘翅目害蟲,局部地區的一些桑園有一定的為害。防治措施:用80%的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噴殺;也可用捕蟲網人工捕殺其成蟲。 二、春蠶期主要蠶病及其防治措施 根據近幾年我區蠶病發生的特點和趨勢,春蠶期的蠶病主要為:僵病、血液型膿病、中腸型膿病。 (一)僵病 桑蠶的僵病是指真菌性病害,包括白僵病、綠僵病、灰僵病、曲霉病等。近年桑蠶白僵病多發且局部流行,蠶農損失較重;一些僵病重災區,由于蠶糞亂堆亂放、隨便晾曬和收購僵蠶,造成桑園及養蠶環境受病原嚴重污染,桑蠶僵病發生和流行將進一步加重。用白僵菌制成生物農藥——白僵菌農藥,已廣泛用于農林害蟲的生物防治。大量使用白僵菌農藥和綠僵菌等生物農藥來防治森林害蟲也會引起養蠶的僵病暴發和流行。 僵病死蠶和死籠繭 桑粉虱與桑蠶會相互傳染擬青霉菌病(灰僵病),桑園的桑粉虱暴發,在雨水多、濕度大的氣候下會誘發桑粉虱發生灰僵病(擬青霉菌病),通過桑粉虱為害葉的傳播,會使桑蠶暴發和流行灰僵病。 (二)桑蠶的病毒病 桑蠶的病毒病包括:血液型膿病、中腸型膿病、濃核病。春季最常見是血液型膿病、中腸型膿病。 1、血液型膿病。又稱“細胞核多角體病”,是廣西常見的蠶病,發病時期常見于4齡、5齡期,重病時狂躁爬行、體軀腫脹、體色乳白和體壁易破,常邊爬邊流出乳白色膿汁,因發育階段不同還會出現一些不眠蠶、不結繭蠶、起縮蠶、高節蠶、膿蠶和黑斑蠶等癥狀。本病病原為一種核型多角體病毒(NPV),小蠶期感染經3-4天發病死亡,大蠶期經感染4-6天發病死亡,溫度愈高,發病死亡愈快。傳染途徑有食下傳染和創傷傳染。剪斷蠶兒的尾角滴出乳白體液者,即可確診為血液型膿病。 血液型膿病癥狀 2、中腸型膿病,又稱“細胞質多角體病”,近年某些蠶區有流行趨勢。其癥狀主要表現為:群體不整齊、空頭、起縮、體不轉青白蠶色、不食或少食桑葉、下痢,排軟糞、白糞、死前吐液等癥狀。胸腹部空虛似透明狀、中腸大部分呈乳白色是該病的典型癥狀。 中腸型膿的癥狀
1、做好養蠶前和養蠶后的消毒。消毒的范圍包括:蠶種催青室、小蠶室(小蠶共育室)、大蠶室、貯葉室、上蔟室及其它附屬室和周圍環境以及蠶架、給桑架、蠶匾、墊蓋蠶座的薄膜、蠶筷、掃蠶的鵝毛、蓋葉薄膜、蠶網、給葉籮等用具。蠶室和大件蠶具清掃、沖洗干凈后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1公斤漂白粉加水25~30公斤)或含有效氯0.5%的強氯精液(0.1公斤含量80%的強氯精加水16公斤)噴灑消毒,室內及蠶具表面應面面俱到,且保持濕潤30 分鐘以上。木制或塑料的小件養蠶用具可用消毒液浸漬消毒。 2、去年發生蠶病較重的村屯,要組織全村屯進行環境大清潔、大消毒,清除、深埋或焚燒蠶糞和死蠶爛繭,全面打掃衛生,并用石灰水或漂白粉進行全面噴灑消毒。被污染的水塘可用漂白粉進行水體消毒。 3、限制白僵菌農藥、綠僵菌農藥、昆蟲病毒農藥、細菌農藥等生物農藥在蠶區中使用,防止因使用生物農藥導致蠶病的大暴發和大流行。 4、做好小蠶的飼養、配送服務,防止小蠶期感染蠶病。要及時加溫補濕,給予小蠶適宜的溫濕度。小蠶期溫度宜偏高,以27~28℃為中心。防止小蠶期低溫誘發蠶病。分發和運輸小蠶過程中要注意不傷蠶體、防止接觸不潔物感染蠶病。 5、小蠶、大蠶期間要經常用新鮮石灰粉、防僵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 6、嚴格處理病蠶尸體,杜絕亂堆放蠶糞、亂曬僵蠶及在蠶區設點收購或上門收購僵蠶的行為,保持養蠶環境清潔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