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飼料“禁抗”禁什么?怎么禁?中草藥添加劑該何去何從?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第194號公告,公告提出:為了維護我國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決定停止生產、進口、經營、使用部分藥物飼料添加劑,并對相關管理政策作出調整。針對這一行業熱點,我們專訪了中國農科院飼料所研究員武書庚,一起來看。
1
飼料好好兒的,為啥要“禁抗”?武書庚:飼料“禁抗”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即細菌耐藥性、人類健康和環境危害問題。
抗生素的不當使用,首先會引發細菌耐藥性,長期低劑量使用飼用抗生素,會增加細菌的耐藥性,可能加速“超級細菌”的產生。
其次,有些抗生素會被動物吸收入體,殘留在肉蛋奶中,被人攝入,會直接損害人類健康。盡管實踐表明,抗生素毒性小、在消化道內吸收差,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但是,亦有研究顯示,殘留在畜產品中的抗生素,經加熱不能完全失去活性,且有的抗生素降解后,還會形成毒性更強的、或者未知的物質。
其三,飼料用藥物以原形或排泄物的形式排放到環境中,會污染水源和土壤,培養環境耐藥菌,殺死環境微生物,造成耐藥及漂移,生態環境隱患較大。
所以,規范抗生素的使用,養殖業的“禁抗”和“減抗”是明智之舉,是全世界有責任國家必選。
“禁抗”意義深遠
當今,抗生素濫用所導致的細菌耐藥性、耐藥基因、生態環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等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畜牧行業的健康發展,人民對國產畜禽產品越來越缺乏安全感,甚至以吃到昂貴的進口畜產品為榮!這不正常。
此外,在全球化經濟一體化不斷加劇的今天,若不解決好飼料抗生素濫用問題,中國畜牧業只能停留在“大”,而非“強”,這不是我們畜牧人的“初心和使命”,也就無法真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當今,我國消費者錢袋子豐富了,已經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階段了,為了廣大消費者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也必須禁抗。
飼料“禁抗”是中國畜牧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飼料“禁抗”后,抗生素濫用的問題將得到控制;由抗生素引發的細菌耐藥性、耐藥基因及其漂移和環境污染及食品安全問題能得到極大程度的改善;動物產品沒有了藥物殘留,消費者對國產畜禽產品的信賴度也會大大增加。
由此,國家推行飼料“禁抗”政策,從根本上進一步倒逼我國飼料產業、添加劑產業、養殖行業必須升級,從而使得中國的畜牧業真正成熟起來,真正“強”起來了,健康養殖與食品安全才會最終得以實現,也有助于提升國家的國際形象。
2
飼料“禁抗”禁什么?怎么禁?
武書庚:飼料“禁抗”真正禁的是11種具有預防動物疾病、促進動物生長作用的抗生素/合成抗菌藥,分別為桿菌肽鋅預混劑、黃霉素預混劑、維吉尼亞霉素預混劑、那西肽預混劑、阿維拉霉素預混劑、吉他霉素預混劑、土霉素鈣預混劑、金霉素預混劑、恩拉霉素預混劑、亞甲基水楊酸桿菌肽預混劑和喹烯酮預混劑。
在“禁抗”的具體措施方面,農業農村部要求:
(1)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藥外的所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獸藥生產企業停止生產、進口獸藥代理商停止進口相應獸藥產品,同時注銷相應的獸藥產品批準文號和進口獸藥注冊證書。此前已生產、進口的相應獸藥產品可流通至2020年6月30日。
(2)自2020年7月1日起,飼料生產企業停止生產含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中藥類除外)的商品飼料。此前已生產的商品飼料可流通使用至2020年12月31日。
(3)2020年1月1日前,我部組織完成既有促生長又有防治用途品種的質量標準修訂工作,刪除促生長用途,僅保留防治用途。
(4)改變抗球蟲和中藥類藥物飼料添加劑管理方式,不再核發“獸藥添字”批準文號,改為“獸藥字”批準文號,可在商品飼料和養殖過程中使用。2020年1月1日前,我部組織完成抗球蟲和中藥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質量標準和標簽說明書修訂工作。
(5)2020年7月1日前,完成相應獸藥產品“獸藥添字”轉為“獸藥字”批準文號變更工作。
在實際生產端,實行飼料“禁抗”,真正達到健康養殖的效果,必須執行農業農村部“禁抗”規定,同時做到:畜牧業從業人員轉變觀念,明確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對于動物生產性能的影響可控,參照健康養殖操作規范,實現無抗畜禽健康養殖的目標;改善養殖條件,減少動物應激,避免因應激造成的腹瀉、球蟲病、生產性能下降等,減少對治療的依賴。轉變飼養模式(由粗放轉向精細化),加強飼養管理(適當控制動物的生長速度),平衡精準營養供給,拒絕生長促進劑的添加。養殖場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改善環境。抗生素的用量自然會降低。從“替抗”的角度出發,發展綠色添加劑產業,尋找真正適合的“綠色替抗產品”。
3
中草藥添加劑何去何從?武書庚:在飼料“禁抗”不斷推進、畜牧業供給側改革的新“常態”下,綠色飼料添加劑大有可為。所謂“綠色”飼料添加劑,就是指添加于飼料中能夠提高畜禽對飼料的適口性、利用率、抑制胃腸道致病菌感染,增強機體免疫力;對機體不產生毒副作用,不在畜禽體內殘留;能改善畜禽產品品質,對人體無害,且對環境無污染的飼料添加劑。
從抗生素替代品的角度,可大體上將綠色飼料添加劑分為兩大類:效果替代和功能替代,中草藥添加劑屬于功能替代。在提倡健康養殖的大環境下,中草藥添加劑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來源天然(經長期實踐檢驗對人和動物有益無害)、功能多樣(中草藥的合理組合能協同發揮多重功效)、安全可靠(中草藥毒副作用小,無耐藥性,無有害殘留)、經濟環保(中草藥來源天然廣泛可降解,經濟簡便又安全)。禁抗后,山花黃芩提取物散和博落回散的產批號由“獸藥添字”改為“獸藥字”,仍可作為原來“獸藥添字”的功能使用。因為已經批準的僅僅只要兩種散劑,在禁抗的大背景下,中草藥添加劑的“替抗”研發和應用炙手可熱。
但需注意,中草藥添加劑在快速治愈動物疾病上的功效并不十分明顯;從目前的科研實際情況來看,單獨一種中藥添加劑完全替代抗生素較難實現,故中草藥添加劑的“替抗”應用需經全方面的科學、準確評估和組合,并結合抗氧化和免疫刺激的營養調控、飼養管理等措施,為最終“無抗”綜合替代方案的出臺奠定基礎。
4
“禁抗”或將掀起行業巨變武書庚:飼料“禁抗”對養殖業的影響會逐漸體現出來,目前來說,仍未發現任何像抗生素那樣能有效改善動物生產性能的飼料添加劑。這也意味著飼料“禁抗”后,養殖業將面臨巨大考驗。
在研發端,科研院所和企業研發部門面臨巨大壓力,為應對飼料“禁抗”,必須開展“無抗”營養調控的基礎研發工作,不斷完善維護動物間的綜合調控方案,盡量從飼料層面上易化養殖場戶數操作,減輕養殖戶損失,共同應對畜牧業即將到來的“危機”。
在企業端,飼料“禁抗”會使市場上飼用抗生素的需求量大大降低,同時,“獸藥字”的需求量會在短時間內激增,因此,獸藥企業要立即調整經營模式,適應市場需求,避免利益沖擊。飼料“禁抗”,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飼料企業利益,需要有針對性的生產“無抗”營養平衡、兼顧動物生長生產繁殖和抗氧化免疫需要的飼料,這可能會增加企業生產生產成本,當然最終會轉嫁給追求“美好生活”的消費者。
在養殖端,飼料“禁抗”對養殖戶的沖擊性最強,動物抗病能力降低,發病風險增加,亞健康狀況增加,生產潛能不能充分發揮,意味著飼料成本(畜禽生長速度下降)、飼料消耗、養殖成本均增加;一些中小型養殖戶可能會因為管理水平不高、生產技術落后、飼養環境較差而被市場逐步淘汰,養殖場戶也需要“騰籠換鳥”。雖然,短時間內養殖企業會受到不小的沖擊,但是,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綠色產品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消費者更愿意為“無抗”買單,畜禽養殖市場也會趨于穩定。因此,隨著短暫沖擊的結束,我國會慢慢適應“無抗”的新常態,迎來畜牧業真正成熟和做強,最終實現健康養殖與食品安全。
5
如何應對飼料“禁抗”?武書庚:飼料“禁抗”和養殖“減抗”是大勢所趨,是畜牧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強做大的必然選擇。這要求養殖業相關從業者都行動起來,徹底執行飼料“禁抗”工作。
在研發端,科研工作者和企業研發者應該在“減抗/替抗”相關技術上探索和儲備,嘗試采用多種添加劑組合方案,來篩選出真正可以替代抗生素的“替抗”產品。需要注意的是:市場上應用的各種抗生素替代品都應該在實際應用前,進行嚴格的產品品控及作用評價,以確保其效果。其次,研究亞健康或處于免疫應激狀態的畜禽所需營養,以期研制出有針對性的“無抗”營養型飼料。再次,研究動物健康的評價的敏感指標,建立相應的模型,什么樣的動物健康狀況,如何使用相應的添加劑。
在企業端,調整業務重點和方向,努力為市場提供更多合格、安全和有效的獸藥和飼料添加劑,形成良性的市場競爭。改進飼料營養技術,調整一些適用于“無抗”養殖的關鍵性營養指標,如平衡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營養,搞好纖維、蛋白質、淀粉、鈣磷營養等;采用適度的抗氧化營養調控、免疫刺激等手段,確保動物有較好的抗應激能力。從環境控制和飼養管理方面著手,從育種角度著手,均有助于“禁抗”的順利完成。
在養殖端,第一,需要改進飼養模式,完善飼養體系,配備完好的設施設備,加強營養、預防接種,減少疫病的發生;第二,改善養殖條件,提升養殖場的生物安全措施,比如加強消毒、隔離、通風,科學處理糞污等,改善農場環境,提升動物自身免疫能力,減少疾病傳播的機會;第三,嚴格依法依規合理科學地使用抗生素,為市場提供更多優質“無抗”肉,減少抗生素濫用所造成的危害。
6
國外“禁抗”經驗了解一下!據了解,半個多世紀以來,飼用促生長類添加劑從發現、生產和應用于畜牧業,再到逐漸退出,經歷了一個輪回。
自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飼料藥物添加劑用于畜牧業生產以來,已有60余年的歷史,由此帶來的問題或爭論,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主要是藥物殘留和細菌耐藥性等問題。為此,1976年歐盟禁止在飼料中使用四環素類和青霉素類,1979年禁止在飼料中添加竹桃霉素,自1986年以來,歐盟多個國家已相繼禁用APGs。
1986年瑞典全面禁止在畜禽飼料中使用促生長性抗生素,成為第一個不準使用抗生素作為生長促進劑的國家。1995年丹麥和挪威,1996年德國、1997年歐盟其他成員國禁止阿伏霉素。1998 年1月丹麥和芬蘭分別禁止維吉尼亞霉素和螺旋霉素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1999年 7月和 9月,歐盟委員會禁止使用其他幾種抗生素生長促進(泰樂菌素、螺旋霉素、桿菌肽和維吉尼亞霉素)。隨后,丹麥于2000年開始在畜禽飼料中全面禁用促生長類抗生素添加劑,抗生素只限于按處方用于治療動物疾病。2006年在歐盟成員國全面停止使用其余的所有抗生素生長促進劑,包括離子載體類抗生素。
(EC)1831/2003號法規對歐洲畜牧生產產生了顯著的積極的影響。逐步淘汰抗生素生長促進劑,可使抗生素消耗大幅減少,細菌耐藥水平下降。歐洲飼料中禁止添加抗菌促生長劑后,抗生素用量在瑞典、丹麥、挪威和芬蘭分別減少了65%、47%、40%和27%,動物細菌抗生素耐藥性的流行率也明顯低于歐盟其他國家。
1995年,丹麥開始監測食用動物抗生素的使用情況。在肉雞飼養業,雖然禁用抗生素類生長促進劑對肉雞的生產率和成活率沒有影響。但是從1995年 11月到1999年5月,飼效率改善了0.016 kg/kg活重,生產性能其他指標的改善趨勢變慢。
禁止生長促進劑的使用結合良好的農場衛生環境,在飼料中不連續使用抗生素也可以使家禽飼養獲得良好的生產結果。此外,一些非抗菌物質,包括抗氧化劑、免疫刺激劑、酶制劑、微生物制劑等得到了更廣泛的開發和應用。借此歐盟實施抗生素生長促進劑禁令之際,應加強我國畜禽產品生產的法制管理,嚴格執行禁藥期和停藥期,禁止非批準藥物的使用,促使我國養殖業由追求數量型向高品質、高效型轉變。
我國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公布的藥物飼料添加劑退出計劃(征求意見稿)中指出,2020年起將退出除中藥外的所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對既有促生長又有防治用途的品種,修訂產品質量標準,刪除促生長用途,僅保留防治用途。這份征求意見稿跟歐盟的規定相一致,并沒有要求在動物養殖過程中全面禁止抗菌藥的使用,也沒有禁止獸藥在商品飼料中添加使用,科學、合理。但同時我國畜禽養殖依然是中小規模占絕大比率,豬(雞)舍設計的合理性、環境衛生狀況以及管理水平等參差不齊,需要不斷完善相配套的符合中國養殖現狀的技術服務體系,確保不出現新的食品安全問題或者隱患。